9月16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
本届大会以“智能加速度 网联新生态”为主题,包含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2场闭门会及1场实地调研活动。
在9月18日主题峰会六中,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在线上发表了致辞。
图源: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以下内容为现场致辞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受邀参加智能交管与车网协同主题峰会,由于疫情控制的要求,很遗憾只能在网上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谨代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对本次峰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本领域的各位专家、学者、业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同时,感谢组委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交流分享智慧交管与车联网融合创新方面的应用和思考。
近年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自动驾驶与车联网技术的应用,道路交通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智慧交管创新应用提供了新的赛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协调推动了智能网联设施的建设,推动了交通标志等道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网联化。当前在车联网技术、产业、供应链发展的初期,由于系统的不完善,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和故障。在此我们更要呼吁“发展要安全”。大家可能关注到了,近年来在国内外发生了多起形态相似,涉及到辅助驾驶的恶性交通事故,分析其原因:
一是厂家夸大宣传,把辅助驾驶说成了自动驾驶误导车主。
二是车辆感知决策算法确实存在漏洞,在对已发生的几起开启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事故分析表明,超过80公里时速的高速行驶状态下,视频、雷达对于静止或低速车辆的识别能力显著减弱,有的感知已被当作“干扰杂波”给过滤掉了,事故的直接表现为,车辆无任何紧急制动或要求接管的指令,径直撞向静止或低速行驶的车辆。这些事故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现状,那就是安全性有待提高。
由此可见,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一、当前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多处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一是测试道路的选择缺乏多样化和针对性,许多省市的测试道路动辄几百公里或者上公里,但道路的类型、结构个、设施、交通流特征高度相似。
二是网联化自动驾驶的测试场景缺失,在全国开放的5000多公里测试道路来看,具有网联化测试场景的极少,把场景映射到驾驶决策中的更少。
三是在自动驾驶运行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缺少高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不同场景下的驾乘的舒适型、平稳性、高效性、安全性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整体上来看,自动驾驶的道路测试尚未形成科学、系统、全面,以运行安全为导向的应用测评技术体系。
二、各类各级车联网建设多属于示范验证阶段,尚未形成对智慧交管真正的赋能。车联网的本质是把车端、路端和云端设备,按照一定的信息格式连接起来的网络,它的建设应是逐步增加、逐步完善,不断迭代的量变过程。我们认为车联网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TO G赋能智慧交管,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许多嘉宾会就此议题发表真知灼见,我们拭目以待。
二是TO C赋能驾驶人,给予超视距的信息提供。这里强调一下,这个话题需要深入调查驾驶行为和驾驶需求,信息量不是越多越好。
三是TO V赋能自动驾驶汽车,从目前来看,更多的还在探索当中。此外车联网的数据安全也已成为交管的新课题,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亟待突破。
针对上述两类挑战,结合我所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以下三点倡议:
一是构建测评体系,即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标准体系,扎实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近2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智能网联测试,把脉运行安全特性,基本建设完成了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标准体系,该系列标准包括4项国标和6项行标,分别从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测试项目和方法、环境技术条件、场景要素及设置要求、数据交互等维度,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行安全测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推动研发企业扩大算域、提高算力、优化算法,切实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为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应用打好基础,以公共测试道路国标为例,我们根据我国的道路特征,提出了道路环境、交通设施、交通管控、光照与天气、交通运行及道路监控与通信等6个层面的要素,为进一步构建丰富的测试场景提供了道路保障,预计年内会发布实施部分标准。
二是创建测评体系,以更高要求、更多元场景为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测评机制,加速提升智能汽车的运行安全性。相信在座的各位专家或多或少都见过,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还是相对格式化、简单化,举一个例子。
交通标志的识别是一个关键测试项目,但是我们看到了测试大多数是基于标准的样板展开的,但现实道路上我们许多的标志反光性能都存在反光不反光甚至是半反光,甚至是设置的位置、角度、大小、颜色也不符合国家标准,甚至有的标志被污损,这也比较常见。
如何提供自动驾驶感知的容错率、鲁棒性,需要设置更多元的测试场景。我所正在筹建的国家智能汽车交通运行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载体,以测试和事故案例为切入点,研究制定引领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的测试标准。
三是创新应用模式,以赋能智慧交管为抓手,深入挖掘一批车联网应用场景。近年来我所跨行业、跨部门结合合作,完成无锡市的城市C-V2X网络,打通交管、交通、出行服务等领域的数据交互,构建形成了车联网大数据中心,接入交通事故、违法、交通管制、施工、大型活动等交通事件信息,以及信号灯灯态、交通流量等交通控制信息,初步形成了绿波车速诱导、交通事件提示、公交优先、紧急车辆优先等18种典型的智能网联应用场景。
展望未来,赋能智慧交管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迫切需要行业拿出切实管用的排堵保畅、指挥诱导、应急调度等技术的方案。在高速公路管理方面,迫切需要突破主动预防、安全高效、恶劣气候应急等技术方案。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