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
本届大会以“智能加速度 网联新生态”为主题,包含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2场闭门会及1场实地调研活动。
在9月19日汽车企业专场——全球化之路论坛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做了介绍。
图源: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以下内容为现场致辞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演变,汽车芯片供应紧张等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行业及相关各方奋发有为,攻坚克难,推动汽车产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新成效,展示新气象。
装备中心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有关机构和部门,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按照会议的安排,下面我代表年报的编制工作组向各位嘉宾汇报一下年报的主要内容。
今年的年报主要是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公告管理两条主线,系统性、客观性的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整体的情况及各细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相对于2022年来说,我们今年的年报增加了汽车出口、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集中度、动力电池产业格局、保障供应、车用燃油消耗等数据以及相应的分析。
年报总共分5个篇章,9个章节,总括篇,从整体的情况对2021年产业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2022年以及十四五做了相应的展望。汽车市场篇有两个章节,主要是从全球和中国两个市场,对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两个维度进行梳理和总结。汽车产业篇包含三个章节,从汽车产业结构、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对2021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行业管理篇包含两个章节,从产业政策体系和公告管理两个方面对2021年行业管理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是发展效益,主要从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下面我分相应的章节具体把报告总体内容向各位嘉宾进行报告。
总括篇:2021年总体的情况,我们大概概括了5个方面,一是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汽车产业回归正增长。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连续7年产销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市场渗透率达到了13.4%。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从测试、验证向多场景示范应用的阶段。再有从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来看,我们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的结构持续调整,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
我们围绕顶层设计,供应保障标准法规推广应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我们行业的管理体系。但同时,2021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一方面从供给的质量来看,新能源汽车在质量安全、低温性能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关键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能力,充换电服务的保障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再就是全球疫情的延续,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包括汽车芯片的供应紧张,对我们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推进,也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从汽车市场的角度来看,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8268万辆,同比增长5.7%,我国还有美国、法国、英国实现了正增长,日本和德国仍然是负增长,但是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从新能源汽车角度来看,市场渗透率提高至7.7%,而且从主要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美国、欧洲仍然是主要的地区和发展的力量,特别是我们国家连续7年是全球第一。
我国的汽车销量2021年是2627万辆,同比增长3.8%,连续13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这个幅度相当大的。乘用车占比达到了94%,纯电动与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比约为8:2。
汽车产业的角度,我们从汽车产业结构等维度做一些分析,从汽车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从出场核合格证数据,我国的汽车产量是2491万辆,广东、山东、湖北汽车产量分列前三,占比分别是12.2%、9.7%、9.2%。这个图例的是前十地区的占比,总统超过了70%,达到了70.5%。
2021年乘用车集团企业前十的产量占乘用车总产量,我们也做了一个数据的分解,大概是90.9%,前十的汽车企业集团占比还是挺高的。从新能源汽车来看,出场核合格证的数据,新能源汽车2021年产量是327万辆,上海、广东、广西位列前三,广东占比13.7%,上海是12.2%,广西是9.3%。前十个地区的占比比全部汽车的占比高,是81.1%,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很多地区和省份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从产品结构和零部件供应来看,2021年出场核合格证数据,我国的乘用车产量是1991万辆,占比78%,商用车的产量是500万辆,占比22%,同比分别增长了4.5%和2.5%。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占汽车制造业比重的46.9%,同比增长了12%,零部件的比重比去年有了增长。从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博世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包括知识产业结构等方面做了分析。节能汽车2021年汽油乘用车搭载涡轮增压技术的车型占比达到了64%,搭载缸内直喷技术的车型占比达到了69%,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乘用车领域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一个数据,占比从2016年的0.4%上升到2021年3.1%,整车节能技术,2021年定的目标是5.97升每一百吨,最后我们统计下来,平均的油耗约是5.13,超额完成的既定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从整车的角度来看,续航里程提升趋缓,我们也做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主要是用户端的需求来看,用户对于续航里程目前已经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续航里程已经不是用户在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首要的或者最直接的核心要素,所以续航里程的提升趋缓。
平均电耗相对2020年降低了2%,动力电池我们看能量密度,无论是系统的能量密度还是单体都是有所提升,动力电池的承组效率分别达到了71.7%和88.1%,相对于2020年分别增长了2.4个百分点和9.1个百分点。
乘用车系统增值功率是69.9%,同比有所下降,下降了7.7%。客车和货车分别同比有所增长,增长13.4%和35.6%。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是对相关的技术做了一些分析,从关键核心技术来看,半固态激光雷达开始前装应用,部分企业积极布局4D毫米波雷达,车载的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域控制器产品正在由单域控制向跨域融合过渡。信息交互技术方面,云控技术平台已经在部分示范区启动,而且国家层面的大数据运营平台已经激动建设。基础支撑技术方面,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都有相应的提升。比如高精度地图,在北京首钢园区、亦庄等地实现的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服务的建设,基础地图服务平台实现迭代开发。
这一张是对专利公开的数量做了分析。2021年我国汽车专利公开的数量为32万件,同比增长8.5%,应该是持续保持稳固增长的态势。同时我们对这些专利做了一个组成的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占比是23%,智能网联汽车的专利占比是21%,这两个达到了44%,所以这个也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在创新领域的活跃度还是非常高的。
产业发展环境方面,我们主要是从基础设施,主要是充电和换电站、加芯站做了统计分析。2021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是我93.6万台,保有量达到了261.7万台,同比增长55.1%,这个增长幅度还是很高的。到2021年底已经建成换电站1298座,同比增长133.9%,这个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是比较高的,数量达到255座。
运营的加芯站共有230座,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长三角量比较大,是50座。
行业管理方面,一个是顶层设计,我们按照双碳战略目标的要求或者推进的路径,编制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而且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工作的推进组,围绕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标准技术、标准规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测试示范应用等工作,开展相应环节的推进。
再有2021年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大家的体会也比较深,一个是新型动力,还有一个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所以我们在这个里面保障供应方的大量工作,一方面健全工作机制,我们成立工作组,相应的保稳的生产工作专班,再有加强供需的对接,成立汽车芯片产业长信联盟,组织编制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的手册,为企业直接提供服务,带有强化政策的保障,主要是从标准体系、规范等方面,以及建设汽车芯片测试和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再有就是从标准法规这个角度来看,2021年共发布了国家标准58项,行业标准23项,主要是围绕汽车的安全、节能低碳、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展开,同时还有双积分,也是我们装备中心的一项主要工作,前段时间也发布了双积分的白皮书,在这里我把一些数据做了列举。
2021年度中国境内129家乘用车企业共产生油耗正积分1594万分,负积分563.3万分。新能源汽车的正积分是679.1万分,负积分是79.8万分。从这个来看新能源汽车较上一年是增长了200多万分,说明总体情况在明显转好,再有就是合规的比例也在有所提升。
在推广应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是我们开展或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活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试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试点工作,还有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包含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推进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相应管理体系的完善。
再也是中心的主要工作,我们在知道优化和提升我们公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个是加强准入的管理,比如我们开展企业和产品的准入管理,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们按照部里面的要求,或者行业的一些需求,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进展。行业管理角度主要是开展产品或企业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货车非法改装等一些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
发展效益,我们大家也都比较熟悉,汽车是一个规模大、体量大、产业链长、涉及面广,覆盖面比较全,带动性比较强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无论是从它的经济社会效益来看,还是有非常大的重要作用,另外作为交通领域碳排放的大部,在双碳战略目标推进的情况下,它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我们深入的推进和实施双碳战略目标也有非常大的作用。这里我列了一些数据,都是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公开发表的数据,我就不一一阐述了。
以上汇报内容请各位嘉宾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